初冬,已有了些寒意,湄江河畔的茶園開始了休眠,這個時節(jié),正是茶山“封園”的日子,萬物凋零,只有低調(diào)的茶樹花靜靜綻放,撫慰著山林的寂寞。茶農(nóng)們會在修剪茶樹的時候,順便把花也剪了。
九月開的茶樹花原本要到次年三、四月才會凋零。如今茶似紅葉,花若云煙。聲聲慢,傾瀉的是那婉約的呢喃。
蕩漾心田的思念與渴望,在咔咔的剪刀聲中,化作比淚還濃的牽念,花和葉未能再續(xù)前緣。
茶采三季,每一片嫩葉的采摘,都把花語幻化成風中的惦念,茶樹的花與葉總是未能泡在一起。
暗香浮動,只有清茶一杯,這或許是自然的謎語。
湄江河邊長大的女子蒙永紅解開了謎底。
▲ 湄潭象山生態(tài)茶園 (周訪華 攝)
用杯中的花映照著杯底的葉,讓茶樹花與茶葉在杯中相遇,成全未解的前緣。
蒙永紅是聞著茶香長大的,嘗遍了綠茶的清,近幾年迷上紅茶的醇。已是高級品茶師的蒙永紅努力贏得了中歐國際紅茶師的證書。
湄潭的茶樹,如今相當一部分做成了紅茶,這里溫度、濕度、土壤、空氣適合中、大葉茶樹的生長,為制作紅茶提供了適合的環(huán)境,這是紅茶的溫床,吸引了海內(nèi)外的客商。
1940年,剛剛試制出來的“湄紅”曾得到中國品茶大師馮紹裘這樣的評價:“品質(zhì)似不若祁紅之優(yōu)異,制造得法可勝于祁紅” 。
為了“得法”,遵義紅茶走了近八十年。不斷改進,不斷實驗,不斷調(diào)整,如今的“遵義紅”紅遍了大江南北。
這種被人們稱為“工夫紅茶”的遵義紅,是在秉承了傳統(tǒng)紅茶優(yōu)良品質(zhì)的同時,以湄潭原生態(tài)茶種為基礎,采用先進的制茶工藝,讓大自然的精華得到進一步的升華。
口感醇厚、湯色亮麗的遵義紅茶,配上原土生長、天生麗質(zhì)的茶樹花,無須雕琢,便成就了一場美麗的邂逅,這樣的遇見被取名“相遇太美”。
▲ 湄潭縣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美麗茶園 (瞿欣含 攝)
茶樹花抗氧化能力較強,入水,有股淡雅的香甜,頗受女士們的喜愛。
其實挺奇怪,無論是凌寒料峭的臘梅,還是深谷孤傲的幽蘭,都曾得到文人墨客們的青睞,相比之下,同樣不畏嚴寒的茶樹花卻從未獲得過任何殊榮,這恐怕是茶葉的功績蓋過了茶樹花的低調(diào),所以才一直被人們遺忘。
如今,紅茶與花相遇,初春、夏至、秋分,那些早早被采摘的樹葉經(jīng)過萎凋、揉捻、發(fā)酵、干燥之后,又會以新的姿態(tài)與茶樹花相逢。
葉落花開,本是人生冷暖,陪你紅塵起伏,又該是怎樣一種溫情和豪邁?初冬寒涼時泡上一壺“相遇太美”,呡上一口便是溫暖。
生命的輪回,大自然的慷慨,給予這世間無限的可能。
(來源:微美湄潭)
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